close

P1420834.JPG

形態特徵 : 葉二回羽狀分裂,葉軸、羽軸上有溝, 但溝與溝間不相通 ; 孢子囊群著生於側脈上, 呈長條狀, 成對或單獨生長。

P1420819.JPG

P1420828.JPG

部分網站上仍用著 1964 年的舊學名 Athyriopsis japonica (Thunb.) Ching;

國外 Tropicos 網站顯示 : 1977 年 M. Kato 在 Botanical Magazine [Tokyo] 植物學雜誌上正名為 Deparia japonica (Thunb.) M. Kato;
Family: Athyriaceae 蹄蓋蕨科
Genus: Deparia 假蹄蓋蕨屬 ?
Deparia japonica (Thunb.) M. Kato, 1977 假蹄蓋蕨

Basionym 基本異名 :
Asplenium japonicum Thunb. 

Other combinations for  Asplenium japonicum Thunb.:
Athyriopsis japonica (Thunb.) Ching
Athyrium japonicum (Thunb.) Copel.
Diplazium japonicum (Thunb.) Bedd.
*Diplazium japonicum (Thunb.) Makino (* = Illegitimate)
Lunathyrium japonicum (Thunb.) Sa. Kurata

國內 TaiBNET 臺灣物種名錄顯示的學名 : Deparia petersenii (Kunze) M. Kato, 1977 
Family: Dryopteridaceae  鱗毛蕨科
Genus: Deparia  假鱗毛蕨屬
Deparia petersenii (Kunze) M. Kato, 1977 東洋蹄蓋蕨 (假蹄蓋蕨; 毛軸假蹄蓋蕨; 東北蛾眉蕨)
並將 Athyriopsis japonica (Thunb.) Ching 和 Athyriopsis petersenii (Kunze) Ching 列為同種異名 ( synonym )

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劉以誠博士於 2010 年5月7日台灣植物分類學會系列演講(二十四)- 台灣的蹄蓋蕨中提到 : 

過去認為蹄蓋蕨與鱗毛蕨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曾在1990年甚至在更早,學者在作北美的蕨類研究時,就認為鱗毛蕨科 ( Dryopteridaceae ) 包含了蹄蓋蕨科 ( Athyriaceae ),但後來因為觀察到愈來愈多形態特徵上的差異,比如維管束排列的方式,兩者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,因此承認蹄蓋蕨科的獨立性。

如此看來, 蹄蓋蕨科的身分已然確立, 而目前國內網站包括 TaiBNET 的資料缺乏嚴謹, 仍呈一片混亂。根據植物命名法規,二名法的學名為一拉丁化的植物名,一個學名至少應該包括屬名(generic name)、種小名(specific epithet)及命名者(author)三個部分。可以理解的是 : 一個拉丁學名指的就是單一或唯一的一種植物。因此, Deparia japonica (Thunb.) M. Kato, 1977 和 Deparia petersenii (Kunze) M. Kato, 1977 絕對是二種不同的植物。 我不是專家, 但我認為是國內的資料搞混了 ! 假蹄蓋蕨的有效學名 ( accepted name ) 到底為何? 當然留待專家學者們給答案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自學過程中, 我傳了封 e-mail 給 TaiBNET 求教 :

    主題:假蹄蓋蕨學名問題, 請釋疑 !
    敬啟者 :
    貴網站所列 Deparia petersenii (Kunze) M. Kato, 1977 東洋蹄蓋蕨 (假蹄蓋蕨; 毛軸假蹄蓋蕨; 東北蛾眉蕨) 學名中之種小名 petersenii 和原命名人 (Kunze), 何以與國外網站 Tropicos 上的最新資料不同, 且又歸入 Dryopteridaceae 鱗毛蕨科?
    Deparia japonica (Thunb.) M. Kato, 1977 仍將其歸入 Athyriaceae 蹄蓋蕨科 (Tropicos)

    過去認為蹄蓋蕨與鱗毛蕨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曾在1990年甚至在更早,學者在作北美的蕨類研究時,就認為鱗毛蕨科 (Dryopteridaceae) 包含了蹄蓋蕨科 (Athyriaceae),但後來因為觀察到愈來愈多形態特徵上的差異,比如維管束排列的方式,兩者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,因此承認蹄蓋蕨科的獨立性。

    農委會臺灣維管束植物誌將假蹄蓋蕨歸入蹄蓋蕨科; 貴網站歸入鱗毛蕨科; 最後命名人 M. Kato 對該植物的科屬別歸屬, 難道無決定權? 謝謝! (2016/02/05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北美花卉第二冊 : 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 (Flora of North America: Volume 2: Pteridophytes and Gymnosperms) 書中顯示有關 Deparia petersenii (Kunze) M. Kato, Bot. Mag. (Tokyo) 90: 37. 1977 的資料 (如下圖), 其三個同種異名名稱均非 Asplenium japonicum Thunb.; 另末段又特別提及這北美種的 D. petersenii  經常被誤認成亞洲種的 Deparia japonica (Thunberg) M. Kato [Diplazium japonicum (Thunberg) Beddome]。  

 

12443357_174169949622561_1731155140_o.jpg
Excerpt from Flora of North America: Volume 2: Pteridophytes and Gymnosperm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iwanbearhouse 的頭像
    Taiwanbearhouse

    Taiwanbearhouse的部落格

    Taiwanbear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